广州
切换分站
免费发布信息
当前位置:广州567房产网 > 广州热点资讯 > 广州行业资讯 >  七言绝句是什么意思

七言绝句是什么意思

发表时间:2023-07-17 09:25:35  来源:资讯  浏览:次   【】【】【
    七绝,七言绝句的简称。绝句是近体诗的一类:由四句组成,五字句的称五言绝句,七字句的称七言绝句     七绝是什么意思 一、「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」是什么意思.

    七绝,七言绝句的简称。绝句是近体诗的一类:由四句组成,五字句的称五言绝句,七字句的称七言绝句

七言绝句是什么意思
    七绝是什么意思

一、「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」是什么意思?

    「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」是什么意思?
    意思: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,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。
    出自:宋代王安石的《元日》
    原文:
    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
    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
    译文:
    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,迎着和暖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。
   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,都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。
    文章赏析
    首句“爆竹声中一岁除”,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,迎来新年。起句紧扣题目,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。次句“春风送暖入屠苏”,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,开怀畅饮屠苏酒。
    第三句“千门万户曈曈日”,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。用“曈曈”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,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。结句“总把新桃换旧符”,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,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。
    “桃符”是一种绘有神像、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。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,换上新桃符。“新桃换旧符”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,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。
    出处:宋·王安石《元日》
    《元日》赏析
   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、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,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。诗中选取新年时放爆竹、饮屠苏酒、换门神等典型节日场面,表现出春节的欢乐气氛。语言明白如话,诗意一气流注,自然顺畅,充满热烈欢快之情绪。
    特别是“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”两句,既写出冬日融融,阳光普照,家家户户在贴对联、换门神的喜庆,也流露出作者在新春来临时之愉悦心情。此诗作于作者执掌朝政、推行新法之时,因而有人认为诗另有寓意,乃作者得君行政,除旧布新,而始行己之政令之自况。
    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意思: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,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,换上新的桃符。
    出自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《元日》。这首诗描写了宋代人过春节的场面:春风送暖,旭日初升,家家户户点燃爆竹,合家喝着屠苏酒,忙着摘下门上的旧桃符,换上贴有门神的新桃符。作者择取了这些过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景,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民间风俗画卷。
    元日
    宋-王安石
    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,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
    注释:
    ⑴元日:农历正月初一,即春节。
    ⑵爆竹: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。用来驱鬼避邪,后来演变成放鞭炮。一岁除:一年已尽。除,逝去。
    ⑶屠苏:“指屠苏酒,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,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,以驱邪避瘟疫,求得长寿。
    ⑷千门万户:形容门户众多,人口稠密。曈曈: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。
    ⑸桃:桃符,古代一种风俗,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、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,悬挂在门旁,用来压邪。也作春联。
    译文:
   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,旧的一年已经过去;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,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。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,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,换上新的桃符。

二、七绝是什么意思

    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,属于近体诗范畴,绝句是由四句组成,有严格的格律要求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、七言绝句,还有很少见的六言绝句,每句是七个字的绝句即是七言绝句。
    一般而言,第一二四句平声同韵;第三句仄声不同韵。第二四句倒数第三字通常为仄音;整首诗的意境高,文辞雅,寓意深。

三、绝句和律诗的区别?

    绝句:中国诗体,是近体诗的一类。又称截句、断句、绝诗。每首四句,通常有五言、七言两种。简称五绝、七绝,也偶有六绝。五言绝句首句以不入韵为常见,七言绝句首句以入韵为常见;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,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。它源于汉及魏晋南北朝歌谣。“绝句”这一名称大约起于南朝。梁、陈时,已较普遍地用绝句泛指四句短诗,其押韵平仄都较自由,或称古绝句。唐以后盛行近体绝句,格律同于八句律诗中的前、后或中间四句。所以,唐人有的在诗集中把绝句归于律诗。后来也有学者认为绝句是截于律诗之半而成。
    律诗:中国近体诗的一种。格律严密。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、对偶的新体诗,至初唐沈佺期、宋之问时正式定型,成熟于盛唐时期。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,每首分别为五言、六言、七言句,简称五律、六律、七律,其中六律较少见。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。如果仅6句,则称为小律或三韵律诗;超过8句,即10句以上的,则称排律或长律。通常以8句完篇的律诗,每2句成一联,计四联,习惯上称第一联为破题,第二联为颔联、第三联为颈联、第四联为结句。每首的二、三两联(即颔联、颈联)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。排律除首末两联不对外,中间各联必须上下句对偶。小律对偶要求较宽。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,限平声韵;第二、四、六、八句押韵,首句可押可不押,律诗每句中用字平仄相间。上下句中的平仄相对,有“仄起”与“平起”两式。另外,律诗的格律要求也适用于绝句。
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,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发送到本站邮箱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